老外發掘香港最美
(明報) 11月 26日 星期一 05:05AM
【明報專訊】「我的家在香港。」史密夫先生曾在意大利 吃過6000元的五星級大餐,但菜式中的燒乳鴿只屬一般,他認為沙田 58元一隻的好吃得多,「這些香港也有的,哪要到其他地方?這裏好的東西,
連香港人自己都發現不到」。這個美國 先生,比香港人更懂得欣賞香港、發掘香港的美。
一封中文感謝信打動港老闆
史密夫先生的能說流利的普通話和廣東話,曾替美國政府當翻譯。他亦寫得一手好文章,當年一封中文感謝信,便打動香港老闆聘請他。1986年,當時26歲的史密夫放棄了在美國7、8萬美元 年薪的工作,接受了一年期的香港工作合約。從這時開始,史密夫一步一步成為香港人。
然而,史密夫跟香港的緣分,原來來得更早,更可能是命中註定。「幾歲時,曾發夢自己跟亞洲女人結婚。」今天,「史密妻」正是香港人。到中學時,他想多學一種語言,但法文老師說讀德文、意大利文都沒有用,一個白人讀那麼多西方語言,根本就沒人在乎、無特色,最後他選了讀5年中文。
禁說母語 睇電視學廣東話
學生時代,史密夫已看準亞洲的潛力,留港一年後,史密夫就另起爐灶,自己經營貿易生意,又在內地設廠生產陶瓷和玻璃。為了在香港生活,他花很多時間看和聽廣東話的電視及電台節目,強逼自己不用英文,只可用中文溝通,致使他練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廣東話。現在,他一心要當外國人和中國人的橋樑,轉型向有意打入中國市場的外地投資者提供顧問服務。
史密夫曾於觀塘設辦公室,又在觀塘住過近10年,這個地方對他來說並不止是「一個舊工業區」。「這個地方很特別,很多福建、潮州、客家的新移民 就在這裏『落腳』,在觀塘街市又找到很多特色的道地風味小食,其他地區找不到,那裏雖然貧窮,但『好得意』。」
他更笑言,當年在觀塘出現的「鬼佬」中,自己屬於先鋒。「同附近街坊好熟,成條街都認識,試過我生日時,抬10多磅的大蛋糕,周圍請人食。」觀塘是香港第一個工業區,雖然現在工業式微,又面臨重建,但史密夫覺得,觀塘見證了時代的轉變。
兼享寧靜郊野與繁華鬧市
香港具價值之處,除了商業、文化,還有生活,還有自然環境的美,還有很多很多。但史密夫覺得,似乎連香港人自己都不懂欣賞。「香港有七成地方都是公園山林,但沒有人關心。我居住的獅子山上,有馬騮、有野豬,亦擁有全港最清新的空氣,想有郊外生活,可以行山、跑步、野餐;想有市區生活,也可以,完全可滿足我的生活要求。」香港明顯有好東西,但要親手去發掘、去爭取,多美的環境都找得到。
在香港生活已廿載,史密夫可有想過返回美國?他說:「走不了,多年的經驗、人脈關係、生意都在這裏,在香港又能賺錢。回到美國,我這個人已經沒有『賣點』,走了也可能會回來。」不是仍有家人在美國嗎?「No No No!我的家在香港。」
明報記者 吳梓瀅
香港電台 電視部製作《香港故事》,周一晚上7時在亞視 本港台 播出。港台網上廣播站(http://tv.rthk.org.hk)提供視像直播及重溫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